二十模仿三十 二十究竟能否而立?就我认为,这个世界的工作,都是些标准动作,在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中,有如《摩登时代》卓别林的诙谐演示,每个人终其一生,做过的动作极其有限。二十岁,要模仿三十岁,甚至四十岁的动作,并非难事。 二十岁,还未觉生命的重量,有一种可爱的猖狂,凭着敏捷聪颖,还能举一反三,做出一些成人标准动作以外的动作,就此以奇才自居。 孩子没有看见的,是成人平平淡淡一招之后,那种浑然,厚重,从容,淡定,还有那极易临摹的一招之外,宜攻宜守的后招变化。好比郭靖虽然只那几招,多年来也练得拙了,却能胜过许多花拳绣腿。动作只是形,真正值得流传后世的,是形之内的质感,岁月的历练,内心的洗礼,反思后的沉着。技巧与智慧间差别甚大。 成熟的转弯,总是从繁复到简单,从晦涩到明朗。中国画者之晚年,笔触简约而空灵。西洋画者之晚年,画风明朗而宁静,很多大师竟有着孩童的拙稚起来。从孩子,到老人,再到孩子,一个圆圈,一趟生命。孩童化的招数,看上去应该更容易临摹,又有哪位儿童画家,能画出莫耐的睡莲,和毕加索的向日葵?
|